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和《50net永乐高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西电党〔2019〕66号)文件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开展2023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和主线,坚持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融合,强化示范引领,强化资源共享,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调育人的全课程育人格局,
二、建设目标
突出学校红色基因在育人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家安全观、科学精神,并结合学校信息学科优势与学校的发展成就不断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对标新时代人才需求,着力构建教育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和以学生为中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教育新生态,面向学校本科教育,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形成一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提炼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形成“院院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三、申报条件
1.课程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课程准确把握并恰当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3.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突出西电的红色资源、校友资源和教辅资源的育人作用,挖掘教师和校友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中的关键育人环节,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4.课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5.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课程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
6.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教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四、报送要求
每个学院按照报送条件要求,选拔推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报送材料提交要求:
1. 各教学单位应于2023年7月10日前组织教师完成线上系统填报及审核推荐工作。
2. 学院审查推荐表(Word版和盖章PDF版各一份,见附件1)发送至邮箱:kcjc@xidian.edu.cn。课程申报书(样例见附件2)、附件图文材料由课程负责人在6月30日后进行线上系统填报。
线上系统填报网址:https://ehall.xidian.edu.cn/,搜索“教学改革服务”,进入“项目申请批次”页面,选择或者搜索“2023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点击“申请”进行填报。
3.学院对线上系统填报内容进行审核提交,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对课程进行综合评审,评定结果将同步至学校数据中心。
五、组织管理
各学院应及时总结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发掘课程思政建设典型做法,持续深入抓示范、树标杆,推动建设课程思政;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院系、教师的绩效考评内容;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好经验好做法,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优质资源共享。
附件:1.2023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院审查推荐表
2.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
50net永乐高
202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