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崔艺玮 视频制作:王超凡)4月23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西电资助育人·悦读会第三期如期开展。第一期选取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家河》作为讨论书目,第二期选取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平凡的世界》作为讨论书目。本期选取了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活着》作为讨论书目。由于疫情原因,本次资助中心推出线上云分享阅读,借鉴《朗读者》模式,由五名学生代表朗读书中最打动他们内心的章节,然后结合个人成长经历,进行品读分享。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资助宣传大使 50net永乐高2016级 郑月:努力活着,绽放生命的光彩
有人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心的力量。”有人说“阅读是一种优雅的姿态,生命不息,阅读不止。”我认为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找寻自己。今天,我们在全球抗疫的背景下共同学习讨论作家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是为了从书中汲取营养,在面对疫情中那些令人心碎的悲剧和压抑的心情中看到温暖,在漫漫黑夜中看到点点光芒,感受到人生无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信念的力量,努力的活着,在有生之年肆意的绽放我们生命的光彩。正如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广大的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资助宣传大使 通信工程学院2016级 聂琳杰:感受生命韧度,学习乐观态度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这是小说的最后一部分,读完很久后,老人和牛相依为命的背影还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作者手中仿佛有一架摄像机,在最后的时刻缓缓摇出人间生存的全景,在宽广的土地上,每一个人都在为生活默默承受着、努力着,这种令人动容的忍耐力正是生命最深沉的奥义。如今全世界正处于巨大的灾难之中,活着的考验较寻常更为严峻,非常建议大家来读一读余华这本经典的著作《活着》,感受福贵老人的生命韧度,学习困境中坚强而乐观的生活态度。

资助宣传大使 50net永乐高2016级 张澜:活出生命的意志和坚强
作家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福贵本是一个吃喝嫖赌的浪荡子,在经历了历史的种种变迁和家庭变故之后,最终孑然一身,只有一头老牛相伴,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联系当下,新冠疫情的冲击让我们每个人都在重新思考这样一个话题,那便是生命的价值,活着的意义。我想《活着》给我们今天众志成城,共同战胜疫情的启示就是:不要一味抱怨,不要让负能量捆绑住自己。越是面对目前尚无法治愈的病毒,我们越要学习福贵老人的坚强,我们要向内寻找生命的承受力,坚信活着就要承受生命之重,这不是平庸,恰恰是一种伟大。既然每个人都跑不掉逃不开,那不妨去勇敢面对生活,拥抱生活。

阅读爱好者 50net永乐高2016级 刘宗宇:从书中开启“活着”的思考
《活着》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史诗作品,小说充满了极具感染性的悲情色彩。但是结尾处的文字却让我突然有种片刻的宁静,它让我感受到的不是消沉,而是勃勃的生机,是对生命的召唤。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中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欢乐、苦难和平庸。每个人都是在路上的行者,面对一切寒冷和霜雪、无奈与孤寂,只有忍耐着、战斗着才能让我们一往无前地走下去。十二万字,看尽了福贵的一生,也让我们开启了对于“活着”的思考,我想,这就是阅读的力量、文字的力量。

阅读爱好者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 常莎:努力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在最后,老人唱到“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其实这也是福贵一生的写照,在少年时不懂世故对一切充满好奇愿意闯荡,到了中年想要安稳想要过上好日子而努力,人一老倒也什么都看透,世俗也不过是那么回事,更多的是释然。在经历了生生死死这样的事之后,福贵或许也已经明白,人能到这世上走的这一遭就足够了。他最后对老牛的念叨,他对书中的那个聆听他人生故事的“我”的感激,都是他对人生的回忆,到了最后他已了无对人生的埋怨,而是在那温情的回忆中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满足,甚至于自我安慰,亲人的先他而去让他最后能了无牵挂地死去。这就是“活着”的意义,即使人生满是苦难,满目疮痍,即使人生的最后孤独一人,无人相伴,努力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岁月的年轮转的飞快,与其被外界的事物束缚困惑,消耗光阴,不如多一点顺其自然地与生活融为一体。我们因为活着,所以才能够分一点心去顾虑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所以当你需要的或是想要的没有实现时,不要轻易地沮丧和失落。因为你已经做到了为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那便是--活着。

资助育人·悦读会是西电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增强学习本领”的具体举措之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拓展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次读书活动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线上云分享阅读只是引领,希望更多的同学在学习之余可以加入到阅读活动中,在阅读中汲取力量,探索人生的真谛。(完)
资助育人·悦读会云分享阅读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l0955qmb7gv.html?pcsharecode=&sf=uri
相关报道:
华商报:西电学生资助中心举办线上阅读分享会,读《活着》学习困境中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https://www.ersanli.cn/article.html?newsId=100013851171&s=30365673&type=1&app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