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net永乐高
工作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诚信教育月|第4期、大学生的诚信道德

发布时间:2020-05-27 14:55:18来源: 点击:

编者按:第三期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我们的理财意识和能力等一部分内容。那么第四期,我们将给大家介绍大学生在诚信方面的突出问题以及如何加强道德建设,来了解一下吧!

大学生的在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日常言行诚信

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51.3%,中学生占20.1%,大学生占0.48%。具体表现为:到图书馆借书,拖延不还;家庭并不困难却要申请助困补助;有的借钱不还;制造各种假证书。

二、 信贷诚信

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1999年国家推行国家助学贷款,但是此项活动却遭遇了“诚信危机”的重棒。据教育部门统计,1999年至2001年某省57所高等学校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4.5万名贫困大学生获得了2.76亿助学贷款。然而近有20%的学生在获得贷款后没有考虑还款的事宜,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校也几乎是不约而同面临着严重的学生欠费问题。

三、 考试诚信

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

四、 就业诚信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大做文章,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件、虚构经历,绞尽脑汁玩手段。

五、学术诚信

有关大学生抄袭、剽窃的报道,不绝于报端;大量的“枪手”广告、论文交易广告充斥于大学校园和网络;做实验把实际数据“调整”成自己所需理想状态的数据;抄袭他人的作业,从网上下载论文作为自己的论文等。

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的原因分析

一、现实原因

现实社会中的失信之风、不文明之事被有些大学生所接受和效仿眼花缭乱的虚假广告、随处可见的假冒伪劣产品;还有企业、经营者的拖欠赖帐、偷税漏税,走私骗汇,大学生受到生活经验的“教育”,老实人总是吃亏,尤其是吃眼前亏,遵循诚信法则的人并不能得到太多的实惠,相反那些处处行事与诚信相悖的人常常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这些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极端不良的影响和诱惑。

在法制领域,目前我国还没有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没有失信惩罚机制,没有相应的立法规范实施,诚信虽然在观念上得到尊重,但是在现实中却没有明显的约束力。

二、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

我国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以来,强调的智育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德育。学校教育中,智育的首席位置乃德育教育之无法比拟,尽管学校也在不断开展德育教育,但往往也只注重受教育者对社会的绝对服从,而不够重视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诚信意识和行为上也很难起到子女的榜样。

三、责任意识的淡薄、反思能力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的认识,同时由于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还不够,很容易使他们将观察了解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误导他们失去诚信观念,甚至出现失信的行为。

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在教学中强化诚信教育

在教书育人中,以德育教育为先导,创建诚信的校风、学风,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时时事事讲诚信,给学生作诚实守信的榜样,再好的约束替代不了广大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随时注重诚信教育。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一定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强大功能,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二、在管理体制中要强化诚信道德建设

1.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道德建设制度,以强化诚信教育。

要把诚信的具体规定列入有关的制度中去,让全体师生在诚信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建立诚信的考评体系和相应的信誉档案。

建立学生诚信或个人信用档案,逐步实现系统内联网,并与教育部门的全国学籍网连接,收集学生在各方面的诚信表现,并将其作为就业、毕业、评奖的重要指标。

3.高校要积极拓展诚信监察渠道。

如建立公示制度、申请和听证制度以及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和建立举报奖励制等。进一步加强规范、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大学生良好诚信观念和学术道德的形成。

4.在学生自育时要强调诚信道德建设

引导学生、干部及其自育组织自觉认识诚信和诚信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先导

引导学生干部、学生自育组织和学生党团员以身作则,作诚实守信的模范,发动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情感,付诸于诚信行为。

三、深化大学生诚信实践教育

应当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活动,充分依靠全体教师及学生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深入细致的进行诚信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诚信道德修养,如选择一些有条件的班级,实施无人监考、开展诚信论坛等,另一方面也使教育者自己受到诚信教育。

四、培育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

1.要尽快完善和健全社会的诚信制度,建立由诚信管理系统、诚信评价系统、诚信监督系统组成的诚信监管体系,最终把社会建立成一个人人都讲诚信的诚信系统。

2.在高校的办学理念、校园环境和舆论环境中,体现诚信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

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之本。

文案:王刻铭

责编:王朱丹 谷丰登

责任编辑:书院

关闭